內外兼修根治產能過剩痼疾

本報記者 李曉輝在經歷“十年”基礎設施建設高峰之後,包括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等多個原材料行業都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面對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更長的嚴峻局面,企業要勇於創新,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出路,同時政府要提高環保門檻,減少地方保護,降低兼並重組的阻力,隻有這樣,產能過剩的困局才有可能被打破。首先,創新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企業擁有的實實在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能力以及在經營、管理方面的軟競爭實力。不妨來看看全球鋼鐵工業質量最高、實力最強的日本經驗。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也出現瞭產能過剩,但是日本企業根據用戶行業的實際需要,從質量和標準匹配下遊客戶的前瞻性需要,並持續進行技術改進和研發,目前日本的鋼鐵企業日子要比國內企業好得多。當然,國內企業也不乏成功經驗,例如寶鋼股份(600019,股吧),其一傢鋼鐵企業的利潤幾乎占到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提供別人造不出來的產品成為其高毛利的強大競爭優勢。同時,通過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費用、優化制造、采購、庫存流程,也能為企業最終實現利潤做出巨大貢獻。其次,政府通過環保硬指標設門檻,讓污染、低效的企業強制淘汰出市場。企業優勝劣汰主要靠市場競爭,但前提是政府要設立好遊戲規則,營造公平、高效的環境,不能讓污染、低效的企業拖行業後腿,成為“壞鯰魚”。從企業的角度看,任何一傢企業都不可能完全主動的為環保付出過高成本,那麼政府在環保工作中,必然要發揮監管和監督作用。同時,要制定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這裡面包括節能減排、土地利用等,提高環保準入門檻而非規模準入門檻。沒有達到環保要求的企業,要限期整改,如果達不到要求的就要強制停產。最後,減少地方保護,降低兼並重組阻力,發揮行業自我凈化功能。從發達國傢走過的產能過剩治理道路來看,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對內都經過瞭持續不斷的兼並重組過程,通過消化、升級、淘汰,實現瞭行業螺旋式上升,化解瞭全行業困境,使整個行業有瞭生存空間和合理的利潤空間。由於我國各地地方利益問題,使市場化的兼並重組、強強聯合較困難,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財稅改革等舉措逐步改善推進。var page_naviga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ge_navigation');if(page_navigation){ var nav_links = page_navigation.getElementsByTagName('a'); var nav_length = nav_links.length;//正文頁導航加突發新聞 if(nav_length == 2){ var emergency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emergency.style.position = 'relative';emergency.innerHTML = '2016房貸利率最低銀行信貸年息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6-05/154851328.html

台北市我要汽車貸款桃園民間借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pgd2xb83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